《绿皮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人觉得《绿皮书》所揭露的真理就是,平等不应该以种族的原因,来区别对待。每个人都应获得公平、公正的相处。这部电影发生在南北人种差别很大的时期。故事讲述的是黑人音乐家雪莉南下巡演,雇用可靠的白人托尼作为司机和警卫,在南下旅行中他们发生了一系列冲突,相互融洽,超越种族观念成为朋友的感人故事。
2、《绿皮书》告诉我们人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影片整体还是公路片的方式,借旅途,将这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系到一起,从固有的印象到逐渐和解。我们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是因为,我们希望人和人之间真的能保有起码的善良、理解和平等,这是种美好愿望。
3、《绿皮书》的深层意义是:尊严。《绿皮书》告诉观众,尊严的力量,能够给自己定位标签的只有尊严,尊严是需要你自己去争取的。倘若你做一坨烂泥,那谁都救不了你。没有谁能够剥夺你的尊严,在哪里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没有人能够剥夺你那高贵的尊严。
4、绿皮书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现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是我们应该要学会去接受被人与自己的不同。真正关心你的不会想要把你变成不同的人,而是试着带出最好的你。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优越感只是种心态,并不代表你真的比别人好。
5、《绿皮书》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是自大,会害怕别人都不知道;一个人若是自信,根本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
6、《绿皮书》告诉我们真正关心你的不会想要把你变成不同的人,而是试着带出最好的你。这两人的个性或许天差地别,一个喜爱静默,一个爱发表意见,但他们都明白一个宝贵的道理,那就是尊重。
绿皮书黑人主角叫什么
《绿皮书》的男主角黑人钢琴家唐·谢利(DonShirley)拥有一名优秀艺术家的品位和无可挑剔的学历,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奏和得体的修养被大众正视和认可,但在种族歧视和二元对立的背景下,他既不能获得白人由衷的尊重,又无法获得黑人同胞的认同,因此,他长期生活在的孤独、痛苦之中。
罗伯特·肯尼迪。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在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内担任美国司法部长,在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和促进民权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65年他当选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是著名的反对越战和林登·约翰逊的民主党人。
托尼是夜总会的工作人员,长期以来一直是下层阶级的一员。他说话不好,行为不端,有暴力倾向,歧视黑人,甚至把黑人在家里喝过的一杯水扔掉,他只是在为一个黑人钢琴医生工作。两个自然的角色交换,人物身份错位交换,形成了十分有趣的对比,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第二次写信的依旧是托尼,他对这个博士进行描述。随着他们两个人的接触逐渐的增多,他也观察到了对方性格上的一些特质。跟第一封信相比,这封信里面的唐博士似乎更加具体了。唐博士有的时候出现悲伤的情绪,有的时候也会喝酒,喝到大醉。
标签: 绿皮书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