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主要是讲啥呢?
《冈仁波齐》主要讲述了尼玛扎堆在马年带着70多岁的叔叔,和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等十一个藏民,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之路上发生的故事。朝圣之路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 冈仁波齐,在藏语里是“神灵之山”的意思,世界公认的神山。
《冈仁波齐》电影简介:普拉村西藏腹地一个古老的村子,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
《冈仁波齐》好就好在:片子讲的是一件很高级、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没有丝毫的“自我感动”。不自我感动成就了《冈仁波齐》。故事讲的是:11个藏民组成了一支朝圣队伍,从西藏芒康出发,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拉萨,在拉萨打短工挣够路费后,又磕长头1200多公里到达神山冈仁波齐。
在张杨的镜头下,电影《冈仁波齐》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与执着的故事,十几个藏民,带着对神山冈仁波齐的深深敬畏,踏上了一段非比寻常的朝圣之旅。他们的心中,这份朝圣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理所当然的虔诚仪式。
电影讲述的是藏民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2000余公里,这一次,318这个文青淋浴池,并没有上演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惊人的平静,也惊人的深沉。电影结束,情绪放凉之后,让我寻味最久的,是两个关键词。 冲突 按照戏剧的逻辑,冲突本是不能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
《冈仁波齐》是一部情节简单没有高潮的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村民尼玛扎堆父亲去世了,尼玛扎堆的叔叔杨培感到十分惋惜,因为老哥俩天天念叨的拉萨朝圣没能成行。尼玛扎堆决定带着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完成父亲的遗愿。在藏传佛教里,马年是释迦摩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
冈仁波齐是真实的还是演的
1、《冈仁波齐》是演的。张杨和藏族作家扎西达娃两个人以短篇小说《去拉萨的路上》为蓝本,一起写好了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作为《冈仁波齐》的剧本。该片没有脚本,在海拔4000多米上的高原进行拍摄,耗时一年。
2、此电影是真实拍摄的。《冈仁波齐》是导演张杨于2015年拍摄完成,2017年6月上映的一部真实影片,这部作品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完全由职业演员拍摄的影视剧,而是由一群素人、完全没有表演经验同时又有去往冈仁波齐山跪拜愿望的这样一些人参演完成的。
3、整个影片全部由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当地人本色素人出演,影片中的人物没有脚本,拍摄环境极其恶劣,张杨将《冈仁波齐》定义为真实电影。从电影里加强性的几个叙述重点上看,导演已经非常明白“朝圣”背后的真正意义了。
《冈仁波齐》: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1、出发前他们去商店购置了一批合适的新鞋子;他们每人做了一副与自己手掌大小的木板。次仁曲珍还为自己的孩子提前做了衣服,用来包裹婴儿。最后他们把所有物资搬上车,一辆破旧不堪,一启动就会发出突突声的拖拉机。那一年刚好是是冈仁波齐圣山的本命年,他们各自怀着自己的心愿上路了。
2、“在阿里他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一个行者,内心装着大爱和无畏的精神,甘愿将生命奉献在五千米海拔的穷乡僻壤,是漂泊地,也是归宿地。”顾野生在《嫁给西藏》里有这样一段冈仁波齐转山的经历。传说转冈仁波齐山一圈,可洗清罪孽;转10圈,可免受轮回转100圈,可立地成佛。
标签: 冈仁波齐剧情介绍